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裹挟着信息数据大潮向我们涌来,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追求精神世界的质与量也成为生活需求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文化独特的价值与作用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对心灵的充实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立足现实、具有深刻价值底蕴的文化产品才能引发共鸣,激起反响,这正是文化传承与构建的意义。良好的信息文化不仅可以激发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更能成为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
国人创造文化,文化反哺并塑造国人。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开始向质提升,而需求的升级要求供给侧也要进行相应改革,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丰富而又营养的精神食粮。

图片来源:网络
文化+给经济增添丰富内涵
文化+商品,文化与其相结合,赋予商品思想的内核和精神的重量,满足的不仅是人们对文化的兴趣还有文化的需求,促进物质产品生产和分配;文化+经济,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催生出“互联网+”新业态,使文化渗入人们生活,更为市场打造强劲引擎;
文化+给生活增添高质量的休闲时光
文化传播的在于通过文化的裂变,使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文化沉淀,使人们不仅在物质上得以满足,也使人们精神文化也得以扩充,文化经济中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与产品是当前人们迫切需要的;
文化+为国家凝聚力量
文化的传播可以使人类社会智慧能动、有机有序并不断进步,且良好的文化能量传播可以为民族凝聚力量,注入活力,推动中国强大凝聚力的;
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
①.文化产业实际是向公众传播某种思想观念,其核心是内容,文化产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强调社会效益,这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最大特点;②.文化产业的丰富性使文化产业必须立足新意,着眼创新,点与面都要有深度,复制粘贴低趣味内容只会被淘汰;③.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具有传播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除资金技术的支持外,国家政策扶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创新
①.产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不在企业数量规模,而在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文化价值、品牌价值。要知道,文化产品是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三者结合的产物,只有不断推进文化产品的创新,表达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亲和大众,才能实现经济跟社会效益;②.技术创新。得益于市场文化产业日趋活跃,产品不仅需要内容创意,还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在众多文化行业有所特色,打造自己的鲜明特征,技术创新可以使创意内容完美呈现;③.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能,建立良好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优化管理机构,组建专业文化产业咨询委员会为文化产业提供有效帮助,
文化产业相关数据
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0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文化及相关产业持续保持增长,其中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实现两位数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有四个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9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2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有四个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新闻信息服务是始终保持较高增长率。
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服务业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赋予事物文化内涵,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我国经济文化力量。文化产业近年来呈稳步提升态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文化的需求正以高速的发展势头推进,未来,文化发展空间仍将不断扩大,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呈投资多样化趋势发展。另外,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是有力的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对多层次的精神需求更是为文化消费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文化产业未与实现建设文化强国密不可分,为实现这一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此内容为【科创家】原创,欢迎转发。但未经【科创家】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摘编、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科创家】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